欢迎访问三农发展建设网

三农发展建设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之路

致富不忘邻里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2006年,从福建漳州来到全州县凤凰乡投资办厂的民营企业家流动党员沈志军自己富了不忘他的第二故乡——凤凰,为了让他的第二故乡邻里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日子,他近年已为改变地方村民经济发展投入了10余万元的慈善资金。 今年41岁的沈志军是福建漳州人,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1992年他离家、外出打工创业,经过多年的打拼,有了一点的积蓄,2005年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凤凰乡创办胶合板厂,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他的厂越办越红火,生意越做越大,目前他的产品远销广东、福建等沿海经济发达地,产值达600万元,每年为国家提供税金近10万元,安置劳动就业150余人,资产总额达800余万元。
  自己富了的他不忘凤凰乡人民,他把凤凰乡当作第二故乡,尽心尽力为地方公益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2007年,他所办厂驻地棕树村委修建办公楼。当他得知村委干部为缺资金办公楼面临停工而苦恼时,他慷慨捐资1万元,从而使该村委办公楼如期竣工。村委办公楼竣工后,他又出资2000元为该村委添置了办公用品、科技书籍等,从而使该村村民拥有了一个干净、舒适、温暖的集体之家。
棕树小学老师的住房墙体开裂、学生教室破烂,都成了危房,老师、学生没有一个舒适安全的教书上课场所,他得知后捐资2万元修葺了危房教室。2007年该村村委为改善村民行路难的问题,筹资扩建棕树园——麻市的村道,当村支书马宗步找到他为修路捐款时,他二话没说捐了1.5万元,从而确保了该村的道路顺利修通,也使该村村民告别了“晴是一身灰,雨是一身泥”的行路难的历史,为该村的经济发展打破了瓶颈。 马书生是棕树村五保老人,每逢过年过节他都提着慰问品前去慰问。去年,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一连下了三天二夜。大年三十日他吃连夜饭时,牵挂着马书生老人是否饿着、冻着,赶紧吃过饭后,他深夜冒着天寒路滑为他送去了被子、粮食、油、肉。当马书生老人见到他的时候眼含泪水,“沈老板你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谢谢、谢谢……”。 马银华是棕树村的贫困户,他有二儿一女,其中二个儿子在上高中,女儿上初中,2008年秋季开学时,他的子女正为交不起学费而面临辍学时,沈志军得知后拿出2000元帮他们交了学费,并把马银华其妻子招为工厂工人,在其工厂上班每月工资2000元,为其一家解决了吃、穿、住、上学的困难 。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今年年初,他的胶合板厂受到影响。产品滞销,生产效益急剧下降。工厂工人面临下岗失业危机,工人们人心惶惶,他们都不愿失去这份即能照顾家里又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珍贵的工作。为了维护工人的利益,沈志军打出一张常人不能理解的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一般厂矿企业忙着裁员减人,压缩生产,他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协调下,向金融部门贷款,引进先进设备,改良生产技术,搞高产品质量,从而羸得客户,羸得市场,羸得生存的空间,他的产品仅仅滞销了两个月,就从低谷中走了出来,由于他独俱地慧眼的策略,过人的胆识,有效地措施,维护了工人们利益,保障了工人们的饭碗。 沈志军富而不忘本,饮水思源,用真情回馈社会,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应有的本质。 发布员: 谢裕壁 上一篇:返乡创业显身手 大展鸿图报社会
下一篇:为群众种下“摇钱树”的共产党员王亮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桂ICP备05008868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七星路135号(530022)

2003年6月起总访问量为 人次    南宁网警单位备案4501200184号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