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我们这里不宜种植常规农作物。没种茶之前,家里五口人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现在我种茶每年每亩投产茶园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日子越过越滋润了。”湄潭县复兴镇随阳山村村民陈正良说起茶叶,非常感慨。
茶叶让年轻人都回来了
陈正良告诉记者,“我在1999年开始试着种茶,但当时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种茶的效益并不明显。后来县里大力发展茶产业,给我们解决了水、电、路等燃眉之急,大家种茶的积极性高涨。我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逐步扩大茶园面积,现已扩展到18亩,每年每亩投产茶园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
陈正良头脑特别活络,他不但种植茶叶,还于2006年投资4万元开始加工名优茶,仅此一项当年收入4万元。现在的陈正良,已经把重心放在了拓展市场上。他说:“2008年我去了上海,今年又去了北京。这些地方都有我的稳固客户了。”
如今的随阳山村,现已发展茶园8587亩,涉及茶农1181户,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000年的600元增长到目前的5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绿色富裕小康村。村主任陈一中对记者说:“1998年村里三分之一的人都外出打工,现在基本都回乡种茶了。”
茶产业拉动乡村发展
温饱解决了,村民们开始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在县、乡引导下,年初,随阳山村村民成立了拥有4005亩茶园的茶叶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合作社的成立,让随阳山村的茶产业又上了一个发展的新台阶。
村民安孝洪入社以来,参加了4次技术培训,他告诉记者:“社里请人专门教我们防治虫害,进行有机茶种植培训。现在全社随便哪个时候检测,任何一家的茶叶,都不会有农残超标问题。”
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茶叶质量的提升,茶叶加工企业纷至沓来。目前,栗香茶业公司等茶叶加工企业已在随阳山村安家落户。
陈一中说:“龙头企业的入驻,进一步开拓了茶叶市场,延长了茶产业链,提高了茶叶附加值,群众发展茶业的信心更加坚定。目前,茶产业已经成了我们随阳山村的拉动产业。”
在湄潭,和随阳山村村民一样因茶富裕起来的茶人数不胜数,茶产业正推动湄潭山乡发生巨变。
目前,湄潭茶叶的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市场销售越来越好。省内外“湄潭翠芽”茶专卖店已达200多家,湄潭茶的价格也从每斤100元左右上升到800多元,最高的卖到了3000多元。(一丁 廖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