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发展建设网

三农发展建设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之路

荔浦:新农村建设领头雁--杜莫镇张村民兵营长廖兰友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如今走进荔浦县杜莫镇张村古洞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农民用的是沼气,喝的是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村容村貌的大改变与该村民兵营长廖兰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009年新年伊始,当张村古洞屯被县里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时,村民们不理解,很多群众持观望态度,工作难以开展。为此,廖兰友同志不辞劳苦,走村串户,把新农村建设有关精神讲给村民们听,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告诉村民,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统一群众思想,通过不懈努力,村民的思想上有了转变,由“不愿建”变为“我要建”。

“思想通,万事通”,憋足了劲儿的廖兰友再也坐不住了,迅速组织召开党员、村民骨干会,研究本屯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在廖兰友的带领下,干群同心,不等不靠,超前谋划,成立了以骨干党员为主的新农村建设议事小组,下设宣传组、清障组、绿化组、督导组,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责任到人。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推进台帐,坚持每天晚上开碰头会,通报当天工作进度,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廖兰友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县内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参观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

针对本屯“垃圾乱倒乱泼、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禽畜乱跑”等现象,开展了“三清三改”专项整治。全村实行家庭圈养,对村道两旁、村庄周围、水塘周边和房屋周围的卫生死角,发动群众,带头整治“脏、乱、差”现象。全屯面貌大幅度改观,村内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杂乱无章的状况已不复存在。

村容村貌有了改变,接下来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由于本屯的经济较薄弱,要完成700多米主干道、1000多米巷道的硬化、年久失修的3.5公里水渠三面光及自来水的安装,光投入就要70多万元,这使廖兰友同志陷入了深思。为了解决缺口资金,他多方筹措资金,带领村党员骨干跑市、县交通及其它相关部门争取支持,并向全村在外创业人士发请求资助募捐信,党群齐心,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许多在外务工人员纷纷慷慨解囊,上级部门给一点。资金筹措到位后,廖兰友带领村民甩开膀子大干,使古洞屯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100%道路硬化,100%的农户装上自来水,水渠三面光完成。而如今的古洞屯,路宽街净、绿枝成排、井然有序。老百姓生活环境变美了,心情舒畅了,可廖兰友他人瘦了,喉咙也哑了,家庭压力大了。他的心一刻也没有轻松过,整天思考的就是村里群众天天盼望的小康生活。

面对群众生活质量仍然很低的事实,有经济头脑的他,结合本屯实际,经过考察,很快确定了大棚蔬菜种植,种桑养蚕、山羊养殖为本屯三大主导产业。他及时召开群众代表会、党员会,积极鼓励引导群众发展产业致富之路。目前,全屯种桑面积达800多亩,存栏山羊4000多头,大棚蔬菜100多亩。

廖兰友,一个干事创业的新型农民,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开拓者,一位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路人,他给古洞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新农村建设的胜利之歌,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发布员: 胡文发 上一篇:农家书屋乐农富农
下一篇:贵港市农民文化生活扫描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桂ICP备05008868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七星路135号(530022)

2003年6月起总访问量为 人次    南宁网警单位备案4501200184号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