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发展建设网

三农发展建设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之路

贵港市农民文化生活扫描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近日,记者走进农村,感受着农民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

据了解,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兴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7月27日,记者来到覃塘区三里镇水仙村铁炉屯采访,只见该屯文化活动中心里的篮球场、图书室等设施一应俱全。该村村委副主任杨永生说,自从新农村建设驻村单位挂点后,多方筹集资金兴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和灯光球场,配备了3000多册图书以及其它文体设备。自2006年投入使用以来,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在活动中心看书、读报或看电视。晚上,全村老老少少都聚集在一起,篮球场上灯火通明,十分热闹。

自活动中心成立后,现年77岁高龄的杨文高就成了那里的常客。记者在采访时,他正兴致勃勃地和一群老人聊天。老人告诉记者,有时他还从中心那里借书籍来阅读。目前,他已读完了《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著。老人感慨地说:“有了这个活动中心,晚年的生活过得更有滋有味了。”

前些日子,记者来到该区蒙公乡平龙村罗荻屯文化活动中心采访,只见室外,一群小朋友在篮球场上打篮球;室内,打乒乓球的村民正打得起劲;阅览室里,村民们正在阅读《智慧人生》、《西安》、《桑蚕高产技术》等书籍,整个活动中心热闹非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已有农家书屋70多个,今年在建135个;村(屯)文化活动中心480多个,惠及群众近50万人。

据统计,我市共有1144个行政村,然而,现有的550多个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及体育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村屯的文体设施还不完善。比如,港南区东津镇维新村有人口5000多人,但竟没有一个篮球场。平时村民只能是看看电视,或是到小商店里聊聊天,打打牌消磨时间。由于没有篮球场,该村的年轻人想要打篮球还要跑到几公里以外的学校,非常麻烦。还有的地方,信号差,只能接收到两个电视台,村民想要看电视都非常困难,导致村民的文化生活过于单调。


发布员: 邹贵才 上一篇:荔浦:新农村建设领头雁--杜莫镇张村民兵营长廖兰友
下一篇:返乡创业显身手 大展鸿图报社会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桂ICP备05008868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七星路135号(530022)

2003年6月起总访问量为 人次    南宁网警单位备案4501200184号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