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致富带头人
秦试海于2002年在桂阳公路边白沙段挂牌成立了阳朔惠发石材厂,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厂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达500多万元的规模企业,每年上缴税收10多万元。厂兴家富,秦试海仅石材生意每年纯收入达30万元。致富后的他不忘带领村民科学致富。在他的带领下,凉水井村村民利用大理石矿藏十分丰富这一优势,搞起了石材开采、加工,秦试海专门负责帮村民销售,每年产值达500万元。为节约开采、加工成本,秦试海多方联系当地政府和供电部门,改善了本村的电网,使所有石材开采、加工都能用上电力机械,为村民每年节约成本200万元。目前,凉水井村民的石材每年产值达1000万元。
秦试海还带领村民坚持走“科技种果”的致富路子,从县里开通的“三农”科技服务网上了解金桔种植的管护知识,并聘请农技专家到果园地头讲授管护技术,配合县相关部门推广使用“三避”、果蝇诱捕器、无公害标准种植技术,提高了金桔的产量和品质,大大促进了农民增收。目前,全村共有果园348亩,其中金桔267亩,村民仅水果种植一项年收入就达200多万元。秦试海还组织村民筹资兴建了总投资1800万元凉水井清泉度假村,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如今村民以合股的方式集资398万元完成一期工程,兴建了篮球场、游泳池、钓鱼池等设施,初步建成集水果采摘、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为凉水井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同时,秦试海还带领村民根据科学规划,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如今,该村家家户户建起了小洋楼,人均住房面积超过50平方米。为提高凉水井村人居环境,秦试海与其他村干一起努力,向上级争取资金30万元,并组织群众自筹资金20万元用于修建本村的排污管道、垃圾中转站和购置垃圾清运车等。如今,凉水井变成了“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园林式新农村。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新农村建设“样板村”。
发布员: 谢裕壁

下一篇:灵山县返乡农工办茶厂致富不忘众乡亲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桂ICP备05008868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七星路135号(530022)

2003年6月起总访问量为 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