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三农发展建设网

三农发展建设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成功之路

当代“神农”走八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考察广西随记

时间:2009-12-09 来源:  作者:
1026日,正是岭南深秋时,收获喜悦遍八桂。

  广西人迎来了盼望已久、有当代“神农”和“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26-28日短短3天,年近八旬的袁老一行,先后考察了合浦杂交水稻新品种基地、百色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广西农科院,与广西签署了建立“袁隆平东盟农业科技博览园”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合作协议。

  期间,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和自治区主席马飚分别会见了袁老,广西各界人士也热烈追捧着这位让人崇敬的科学家。

  “在广西多布几个杂交稻示范点”

  26日上午10时,合浦杂交水稻新品种基地。

  无边稻田,金黄一片。

  这里种植了袁老的Y两优302杂交稻和广西本土杂交水稻。

  “再过几天,稻子就熟了!”看着金灿灿的水稻,一生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高兴地说。

  袁老边看边摘下一株Y两优302杂交稻稻穗,对陪同考察的人说,稻穗长得好不好,要看穗的基部。

  来到田间,袁老盯着稻穗低伏的水稻问:“这里的稻子长得高了一点,抗倒性强不强?”当听到工作人员回答已经成功经受了台风的考验时,袁老面露喜色。

  随后,袁老观看了其他品种杂交稻,并向陪同的工作人员一一打听了示范情况。当得知产量与实验室的产量相差不大时,袁老感慨地说:“种植推广杂交稻,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温光资源丰富,下一步要在广西多布几个杂交稻示范点。”

  “百色是世界上最好的制种基地”

  27日上午,袁老一行驱车前往百色。

  高速路沿线所种植的香蕉、木瓜等广西特色农产品让袁老目不暇接。坐在车上,袁老边看边与同行的工作人员聊着广西的农业。

  “百色一亩西红柿一年可以收5000公斤,平均可达4000公斤……”

  “这片稻田种的也是您的杂交稻,亩产可达900公斤……”

  听了介绍,袁老深深感慨道:“是啊,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选来选去,还是在百色做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好,光照丰富、雨水充沛,又在群山环绕中,没有台风侵扰,是世界上最好的杂交稻制种基地。”袁老此行的目的,就是准备在百色建立杂交稻制种基地。

  10时许,袁老一行来到百色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

  观看示范园的空中种红薯、水里种青菜等科技示范项目后,袁老不停地赞叹:“了不起,了不起!”

  “看来我和广西有缘!”

  三天来,袁老深入合浦、百色,考察示范稻田、特色农业,丰收景象让他一脸兴奋。

  走在深秋的稻田里,袁老健步前行,根本看不出已是79岁高龄的老人。袁老边走边询问,不时低身察看颗粒饱满的稻穗。

  袁老对水稻的感情似乎已经深深地融入整个生命中,而他对中国和世界水稻的贡献也融入了世界的发展进程中。

  正因为如此,袁老所到之处人们无不热烈欢迎。人们从心里崇敬着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在合浦,考察结束时人群里传来一个声音——

  “小时候,在课本上见过您,没想到今天见到您真人了,想跟您合个影……”

  “好,那就以稻田为背景吧!”袁老憨厚地笑。

  不知是哪个“粉丝”开始追星,随后一发不可收拾,陪同的领导、工作人员、附近的群众纷纷要求合影留念。

  稻田边,一片欢声笑语。

  在百色现代农业示范园,迎接袁老的是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老区人民盼望了很久很久,终于盼到了袁院士!”

  负责接待解说的百色市副市长杨艳阳说:“虽然您没来过百色,但是您培育出的杂交稻已经落户百色,您的照片也已经在我们的示范园里挂了很久,我们期盼您很久了。”

  听说百色有条隆平街,且解放前就存在,袁老好奇地前往观看,群众欣喜地向这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问好。走在隆平街,袁老幽默地说:“看来我和广西有缘!”

发布员: 王瑾 上一篇:沙田柚示范村里的带头人--丁海荣
下一篇:科技致富带头人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广西农业信息中心 桂ICP备05008868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七星路135号(530022)

2003年6月起总访问量为 人次    南宁网警单位备案4501200184号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