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加大力度示范推广超级稻
近年来,象山县大力推广超级稻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示范推广超级稻2.83万亩,在高温干旱等多重自然灾害影响,全县水稻普遍减产的情况下,超级稻仍然获得较高产量,全县超级稻平均亩产455.7公斤,比对照“协优46”亩增产72.1公斤,增18.8%。2008年示范推广超级稻3.89万亩,在无大灾、少光照的气候条件下,超级稻更是全面获得高产,全县超级稻平均亩产524.5公斤,比对照“协优46”亩增产90.7公斤,增20.9%,其中,西周赖岙示范畈310亩“甬优12号”,平均亩产692.5公斤,最高亩产719.4公斤,创象山县历史最高产量纪录。
2009年,该县结合粮食功能区建设,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加大力度示范推广超级稻。主要措施:
一是加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粮食功能区建设资金,对超级稻示范基地的路、沟、渠进行整修,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如下沈港粮食功能区,已经投入资金30余万元,兴建农田机械作业桥2座、排水节制闸3座、维修抽水机埠5座、修铺机耕路3000余米、兴修灌溉渠道1000余米、清理排水沟渠5000余米,为超级稻示范推广抗灾夺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大新品种示范力度。在连续2年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实事工程的基础上,根据超级稻新品种展示及新品种对比试验的成果,甬优12号具有超强的杂交优势,增产潜力特别显著。为此,今年重点示范推广甬优12号、甬优9号、甬优11号、甬优6号、中浙优1号等超级稻良种5万亩,其中甬优12号和甬优9号示范推广面积各1万亩以上。
三是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在继续实施水稻节能增效技术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广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因土定产,因产定氮,因缺补缺,高产栽培,努力实现超级稻平均亩产增加20%,节省用肥20%的生产技术目标。
四是加大示范户工作力度。在前两年超级稻集中连片示范的基础上,今年粮食生产示范户重点实施全部种植超级稻,全面推广应用节能增效栽培技术。如西周镇赖伟平、肖明朗、屠云根,涂茨镇胡平法、孙爱定,贤庠镇方甫敏、王兴登等10余个重点种粮大户单季晚稻100%种植超级稻,且绝大多数采用机插栽培技术及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农技中心)